撰文|李向陽
[今年是梨園伉儷楊秋玲和李嘉林先生逝世近十年紀念。今得家屬提供征得一批他們創作及友朋相贈的佳作。其中不乏郭沫若、王世襄、許麟廬、周懷民、葉淺予、溥杰、歐陽中石、張君秋等人的作品。“三伏驕陽穆桂英,秋聲瀟湘夜雨情。項王故里離別意,四面八方贊名玲。”就是對他們藝術成就的完美寫照。]
李嘉林( 1936-2010 )
臉譜三幀
紙本 扇面
20×56cm (3)
年尾時清掃舊居,才豁然發現竟已與父母分別近十載。每每翻閱父母舊藏,睹物思親之情溢于言表。
父親李嘉林,著名京劇凈角表演藝術家。自幼愛好京劇表演,是袁世海先生門下的得意弟子。工花臉,扮相雄偉、工架優美、戲路寬廣。他在中國京劇院四團擔任演員隊長。在《宇宙鋒》《蘆花蕩》《楊門女將》《紅色娘子軍》等劇中曾扮演主角。
母親楊秋玲,著名京劇梅派表演藝術家。師從王瑤卿、程硯秋等名家,習青衣、花衫、刀馬旦。1958年進入中國京劇院四團,得梅蘭芳先生親傳梅派技藝,并于1959年國慶十周年大典之際與他同臺演出《穆桂英掛帥》。1960年被拍成彩色電影的《楊門女將》榮獲了大眾電影“百花獎”。母親一生都在琢磨穆桂英這個人物,光《楊門女將》就演了一千多場。她還先后在《六郎探母》《初出茅廬》《滿江紅》《鳳還巢》《奇雙會》《龍女牧羊》《瀟湘夜雨》《紅燈照》《紅色娘子軍》等劇目中都擔任主演。
《霸王別姬》楊秋玲飾演虞姬 李嘉林飾演項羽
《楊門女將》楊秋玲飾演穆桂英
《紅燈照》楊秋玲飾演林黑娘
《宇宙鋒》李嘉林飾演趙高
父母以戲為媒,風雨同臺數十年,先后合作了京劇電影《楊門女將》《宇宙鋒》《霸王別姬》等精彩的戲曲劇目。父親曾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范,母親入選京劇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們以自己一生對京劇事業的貢獻,成為梨園舞臺上被廣泛尊重的藝術家。他們攜手到海內外巡演,遠赴美國講學,結識的朋友遍天下,與很多書畫、文藝界的藝術家和戲迷朋友都結下了不解之緣。
猶記得母親曾講述1959年國慶十周年之際她應邀參加民族文化宮落成典禮時,當晚曲藝界諸多名角獻藝之余,還有很多著名的書畫家為落成典禮而揮毫潑墨。郭沫若先生現場為民族文化宮題字,出于對郭老才華的崇拜與仰慕,母親走到正在觀看郭老揮毫的周總理身邊,試探著和總理說:“總理,能不能請郭老也賜我一幅墨寶呀?”總理立刻領著母親來到了郭老身邊,把她的請求告訴了郭老。郭老非常爽快的答應了,他拿起手中的大抓筆就準備下筆。母親趕緊上前攔阻說:“郭老,我們家沒有這么大的鏡框,您能不能寫一幅小一點的呢?”。總理和郭老都被逗笑了,于是郭老現場裁紙,并和旁邊的人借了小筆,專門為母親創作了這幅她珍藏了幾十年的作品行書毛主席詞《浪淘沙》。
葉淺予(1907-1995)
蒙古舞
紙本 鏡心
45×34cm
許麟廬(1916-2011)
枇杷小鳥
紙本 鏡心
138×35cm
平日閑暇之余,他們愛好交友,更喜歡提筆作畫。父親在繪畫這方面的造詣要高于母親,這應該是得益于他常年精雕細琢,在臉上用線條塑造出各種不同的舞臺形象的功力。他不僅是勾畫臉譜,已經達到了對京劇臉譜藝術精益求精的研究。父親的臉譜作品曾于1987年在香港《大公報》發表,還在1984年時作為國家禮品贈送給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里根。在母親五十歲生辰的時候,父親還把精心繪制準備了很久的一幅臉譜作為愛的賀禮贈送給了母親。
在父親的熏陶下,母親也時有筆墨小品誕生。父親畫飽含戲曲元素的作品,母親卻偏愛將生活中的樂趣信手拈來。母親極愛貓,我家飼養貓咪鼎盛之季多達17只。眾貓之中,最受母親寵愛的是一只叫多多的小貓。一天,母親看到多多正在大快朵頤美餐魚肉的樣子,突發靈感,馬上拿起父親畫臉譜用的紙筆,就一氣呵成畫了這張《貓趣圖》。這張她最得意的小作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為我們家增添了許多的情趣。
父母親,是梨園戲曲界中的夫妻伉儷,我敬佩珠聯璧合的他們為京劇舞臺塑造的璨璨發光的藝術形象;我更懷念琴瑟和鳴的他們在藝為人生風雨同行的生活中留給我們的堅定前行和美好回憶。
郭沫若(1892-1978)
行書毛主席詞《浪淘沙》
紙本 鏡心
99×33cm
歐陽中石(b.1928)
行書
紙本 鏡心
93×34cm